SCHOOL LIFE
GUIDANCE

輔導組

目標:

幫助學生發展潛能及適應青少年期在生理、心理、社交和人際關係等方面之轉變和解決其中之困難,並協助學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,使他們能夠健康地成長。

 

本組成員:

顧問︰羅瑞芝副校長

輔導主任:吳惠儀

組員:劉永堅、吳秀嫺、翁麗娟、黃栩君、張嘉敏、姚慶萬

輔導員:何文婷

學校社工(機構︰)︰林偉成先生、趙芷恩姑娘

兒童發展基金社工:黎彥伶

 

常規工作:

  1. 按學生需要舉辦不同的講座、工作坊、培訓、營會等活動。
  2. 協辦中一適應課程、中一家長會、家教會周年大會家長講座、統籌全校老師早會短講、統籌社工全校級訪等。
  3. 輔導老師為學生提供輔導服務,提供適切的個別支援,與轉介老師及班主任緊密聯繫。
  4. 輔導主任負責分流轉介有需要的學生,並時常與社工跟進個案。
  5. 為家長及老師提供支援,協助學生健康成長。
  6. 配合生命教育的發展,推行中一至中六級的班主任課(包括衞生署成長新動力、情緒管理工作坊、性教育課等)。於學期終,檢視中一至中六的班主任課並作整理。
  7. 處理突發或危急的學生個案,保障學生安全。
  8. 協助跟進重讀學生、嚴重遺規學生的情況及提供支援。

 

具體工作計劃:

  • 推行「兒童發展基金—築夢同行‧師友計劃」,為經濟有困難的學生,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,擴闊學生的視野。
  • 加強學兄學姊的角色,使高中成為初中的榜樣;推行「大哥哥大姐姐」計劃,支援中一的學弟學妹。
  • 根據各級的不同需要,完善及推行班主任課及不同工作坊以建立學生情緒健康及抗逆能力。
  • 舉辦「逆境同行@學校」計劃,盡早識別及支援抗逆力低之學生。
  • 參與「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」,藉跨專業攜手合作,為校內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。
  • 透過舉辦中一生活適應營,增加學生的責任心、人際溝通技巧,並建立團隊精神。
  • 根據各級的不同需要,完善及推行性教育班主任課。舉辦不同的性教育工作坊,如:中一護苗基金性教育工作坊、社工為中一男及女生分別進行性教育工作坊。
  • 配合學生情況,舉辦不同的工作坊。例如:預防上網成癮午間桌上遊戲工作坊。
兒童發展基金︰「築夢同行」師友計劃
為推動學生擴闊生涯規劃視野及發展個人潛能,本校輔導組與浸信會愛羣社服務處合辦為期三年的「築夢同行」師友計劃。
中一生活營
為了讓中一同學加深對自己的認識,並加強團隊精神,學習與同學相處和合作,輔導組每年舉辦中一生活營。
「大哥哥大姐姐」學長輔導計劃
計劃透過一系列活動,讓學兄學姐關顧及支援中一的學弟學妹,令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及融入衞中的大家庭,享受升中的生活。
「逆境同行」計劃
輔導組與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合作推行「逆境同行」計劃,計劃希望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增強學生的抗逆力。
網絡成長工作坊(防止上網成癮)及攤位活動
青少年使用各種流動裝置越趨流行,使用互聯網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份。本組與基督教協基會黃埔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合作進行「防止上網成癮工作坊」。
心腦加油站︰輔導。補習計劃
本學年(2021-22)輔導組聯同百德浸信會、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及香港教育大學舉辦--「心腦加油站:補習.輔導計劃」。
與夢想同行計劃.再續
本校與浸信會愛羣社服務處合辦為期三年的「與夢想同行」師友計劃,目的為培養學生全面的個人成長。計劃開展了接近兩年多,活動內容豐富,學生需要完成不同類型的核心培訓活動。
與夢想同行計劃
本校於本年度參與了於由政府、商界、社區家庭三方協作的「兒童發展基金校本模式計劃」(第三批),在校內舉辦名為「與夢想同行」的友師計劃,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更多個人發展機會,鼓勵學生規劃未來、培養正面人生觀和養成建立資產的習慣。
中三生命cross-over
計劃透過一系列活動,讓中三級同學藉與長者交流及參加體驗活動,從而思考生命,並對社會有承擔,培養對有需要人士的欣賞及關愛態度。
< 1 2